News published 新聞刊登
2024.01.30
隱藏版鯉魚潭秘境: 淡水魚寶庫花蓮縣水產培育所

風景秀麗的鯉魚潭畔,有個隱藏版景點「花蓮縣水產培育所」,戶外養殖區、湖沼生態區及漁業文物生態展示館皆對外開放,是認識台灣淡水魚的絕佳場域。

花蓮縣水產培育所創立於1979年,前身為「東山淡水魚苗繁殖場」。所長吳雅琴表示,由於花蓮水產養殖戶分散,從西部引進魚苗的成本跟折損率高,因此早期以繁養魚苗提供在地養殖業者為主要任務,直到2000年才更名轉型成多功能漁業園區。

戶外養殖區一格一格的魚塭,分池養殖草魚、鰱魚、錦鯉、吳郭魚等觀賞及食用魚種。每年春暖花開之際,也是魚類繁衍後代的季節,因此水培所的工作人員從3月就開始忙著選種魚、布置產房,以換池、降低水位等人工方式刺激魚爸爸魚媽媽繁衍下一代,再把魚卵移到新池孵化,待魚苗長到足夠的大小才能配售。吳雅琴說:「鯉魚潭的氣溫通常比市區低3度,這裡培育的魚苗也有比較好的抗寒能力。」

花蓮縣水產培育所漁業文物生態展示館除了展示30多種淡水生物,也有展示巴拉告、魚筌等原住民的傳統捕魚工具。(翁嬿婷攝)

 

原生魚復育基地 放流魚苗重現河川生機

繁養經濟魚種之餘,水培所還肩負一個重要任務──台灣淡水原生魚的保種及復育,所內的漁業文物生態展示館即匯集這些原生魚及螃蟹、烏龜等30幾種淡水生物。吳雅琴特別介紹分布於東部河川中下游與湖泊的台灣特有種「菊池氏細鯽」,以前池上因大坡池盛產此魚有「魚米之鄉」美名,甚至曾是池上飯包的配菜,但因近年棲地破壞、農藥使用及外來種入侵等因素,2017年菊池氏細鯽被《臺灣淡水魚類紅皮書名錄》從易危升級至瀕危等級。

為了保育面臨生存危機的淡水魚,水培所的工作人員定期至溪流野採魚苗,回來保種及復育。目前保種的原生魚共有22種,其中菊池氏細鯽等五種被成功復育,是台灣唯一做淡水原生魚保種並復育的單位。水培所也透過與花蓮縣政府及花東縱谷管理處等單位合作,在鯉魚潭等水域舉辦放流活動,宣導正確的生態保育觀念。

魚新鮮與否可以觀察魚鰓,鰓越紅越新鮮,反之則呈灰白色。(翁嬿婷攝)

 

食魚也要識魚 輕鬆打造循環農業

花蓮以吳郭魚為主要養殖魚種,水培所的食魚教育亦從吳郭魚出發:先到戶外養殖區體驗傳統捕魚方式,從魚眼、鰓及觸感判斷魚的新鮮度,並親自料理及品嘗吳郭魚。僅僅簡單鹽烤,肉質就相當鮮甜,完全沒有淡水魚的土腥味,吳雅琴說因為花蓮的吳郭魚以純淨湧泉活水養殖,且養殖密度較西部低。水培所也有繁養1968年突變後雜交選育出的紅色吳郭魚,雖然飼料換肉率沒有黑色品種好,市占率低,但肉質Q彈,加上如高級海魚赤鯮般豔紅的顏色,也有許多消費者喜愛。

水培所更設計餵魚、摸魚與養魚等環節,讓民眾對淡水魚有全方位的認識。其中養魚不僅能從優哉游哉的魚兒獲得療癒,也能對生活產生助益。吳雅琴分享,水培所復育的原生種蓋斑鬥魚一天就能吃下數百隻孑孓,她在家養蓋斑鬥魚以後,蚊蟲明顯少了許多,只要是設籍花蓮縣的民眾或團體,皆可向水培所申請魚苗回去飼養。

花蓮縣水培所内的淡水魚教育池,提供大小朋友與各類魚種互動的機會,增進對食魚教育與魚種保育的興趣。(翁嬿婷攝)

近年有農友投資魚菜共生設備,利用硝化菌將魚的排泄物轉化成植物可利用的營養鹽,達到節約用水與減少施肥成本的好處;去年俞淵齊技士開始投入推動黑水虻的循環農業示範區。黑水虻是一種幼體像蛆,成體像蒼蠅或蜜蜂的昆蟲,在幼蟲階段可以迅速分解腐爛蔬果、死魚、動物糞便等有機廢料,可說是天然的廚餘機,又因其蛹跟蟲體富含高蛋白質,蒐集起來可以作為肥料或魚飼料,俞淵齊指出:「2019年非洲豬瘟以後,花蓮縣政府宣布禁用廚餘養豬,黑水虻是解決廚餘問題可行的方式。」水培所作為魚菜共生與黑水虻的推廣示範區,將繼續舉辦講習會,讓一般民眾也能用簡單經濟的方式打造循環農業。